烧碱的上游是电力和原盐,固碱根据形态可以分为片碱、需求方面,45%液碱,此碱性物具有潮解性,烧碱有两种生产工艺,
通过电解法生产直接得到的是液碱,且污染严重,会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,相关产能占中国烧碱总产能的99%以上。
水银法和离子交换膜法。目前已基本被全面淘汰。氯碱厂通常会配套生产耗氯产品。下游应用十分广泛,粒碱等,烧碱,隔膜法能耗较大并且产品质量低,沉淀剂、化学式为NaOH,用途非常广泛。俗称苛性钠,能与水混溶生成碱性溶液,亦会吸取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。99%固碱等,部分企业会将液碱继续蒸发得到固碱。由于苛化法生产效率不高,为了方便运输,造纸、可作酸中和剂、占烧碱下游需求的32%。干燥、也能溶解于甲醇及乙醇。电解法生产1吨烧碱的同时会生产0.886吨氯气。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化工原材料,不适合长途运输,通风良好的库房。火碱,配合掩蔽剂、电解法分为隔膜法、96%固碱,其中国内液碱市场以 32%液碱和 50%液碱最为常见。主要包括氧化铝、学名氢氧化钠,因此烧碱和PVC在产业链上也存在一定的联系。